金彩汇9123 在进行电缆绝缘性能试验时,需根据试验项目(如绝缘电阻测量、耐压试验、局部放电检测等)选择对应的设备。以下是常见试验项目及所需设备的详细介绍:
· 作用:测量电缆绝缘层的绝缘电阻,评估绝缘是否受潮或老化。
· 类型:
· 手摇式兆欧表:适用于低压电缆(如 500V、1000V 规格),量程通常为 0~1000MΩ。
· 数字式兆欧表:用于中高压电缆(如 2500V、5000V 规格),量程可达 10000MΩ 以上,带自动放电功能。
· 配套工具:测试线(红、黑、绿三色,绿色为屏蔽线)、鳄鱼夹,用于连接电缆芯线与接地端。
· 作用:测量超高压电缆(如金彩汇9123 110kV 及以上)的绝缘电阻,量程可达 10¹⁴Ω,抗干扰能力强。
· 作用:对电缆施加直流高压,检测绝缘耐受能力,适用于橡塑绝缘电缆(如交联聚乙烯电缆)。
· 组成:
· 高压主机(输出电压通常为 10kV~100kV,电流 1mA~5mA);
· 分压器(测量高压输出值)、微安表(监测泄漏电流)、保护电阻(防止击穿时过流)。
· 作用:模拟运行工况下的交流电压,更贴近实际绝缘应力,适用于油纸绝缘电缆或重要回路。
· 类型:
· 工频耐压装置:通过调压器金彩汇9123 + 升压变压器产生 50Hz 工频高压,体积较大,适用于短电缆;
· 串联谐振耐压装置:由电抗器与电缆电容谐振产生高压,重量轻、容量大,适用于长电缆(如 10kV 电缆长度>5km);
· 超低频耐压装置(0.1Hz):体积小、携带方便,用于现场试验,减少对电缆绝缘的损伤。
· 作用:检测电缆绝缘内部的局部放电量,判断是否存在气泡、杂质等缺陷。
· 原理:通过耦合电容或高频电流传感器(HFCT)捕捉放电时的脉冲信号,测量放电量(pC 级)、相位及频次。
· 配套设备:
· 耦合电容(高压端接入,隔离直流高压);
· 放大器、滤波器(去除干扰信号);
· 示波器或数据分析软件(显示放电图谱)。
· 作用:检测电缆接头或本体内部放电产生的超高频电磁波(300MHz~3GHz),抗外界干扰能力强,适用于现场在线监测。
· 作用:测量电缆绝缘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(tanδ),评估绝缘老化程度或受潮情况,尤其适用于油纸绝缘电缆。
· 组成:电桥主体、标准电容器、高压电源(通常施加 10kV 交流电压),通过平衡电桥测量 tanδ 和电容值。
· 作用:配合耐压试验或绝缘电阻测量,定位电缆绝缘击穿点或高阻故障点,包括:
· 脉冲反射仪(用于低阻故障);
· 高压电桥(用于高阻故障);
· 声测仪(通过放电声波定位)。
· 作用:监测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,确保试验条件符合标准(如温度 5℃~35℃,湿度≤80%)。
· 作用:测量试验设备接地端的接地电阻(要求≤4Ω),保证设备安全接地。
· 放电棒:耐压试验后对电缆放电,需配备 10kΩ~100kΩ 限流电阻,防止电荷冲击;
· 保护电阻:串联在高压回路中(阻值 50Ω~100Ω/kV),限制击穿时的短路电流,保护试验设备。
试验项目 |
常用设备 |
参考标准 |
绝缘电阻测量 |
2500V 兆欧表 |
GB/T 16927.1、DL/T 474.1 |
直流耐压试验 |
直流高压发生器 |
GB 50150、DL/T 1573 |
交流耐压试验 |
串联谐振装置 |
GB/T 12706.4、DL/T 1093 |
局部放电检测 |
局放检测仪(脉冲电流法) |
GB/T 3048.12、IEC 60270 |
介损测量 |
介损测试仪(西林电桥) |
GB/T 11026.1、DL/T 452 |
电缆绝缘性能试验设备需根据电缆电压等级、绝缘类型(如橡塑、油纸)及试验目的(交接试验、预防性试验)合理选择。操作时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,确保设备精度与安全性,同时搭配辅助工具(如接地电阻仪、温湿度计)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。对于现场试验,优先选择便携性强、抗干扰能力好的设备(如超低频耐压装置、超高频局放仪),以适应复杂环境需求。